《桂花雨》教学设计
五年三班 张春荣
授课时间:2018年 9月 17 日 学期总第1课时
课 题 | 7 *桂花雨 | 课 型 | 阅读 | |
课 时 | 本课第1课时(共1课时) | 有无课件 | 有 | |
教学目标 | 1.认识2个生字。读读记记“姿态、迷人、至少、邻居、成熟、完整、尤其、提前、香飘十里”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自读自悟和与同学交流,体会作者思恋家乡的思想感情,并领悟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 | |||
教学重难点 | 抓住课文中的主要内容和重点句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可以采用以下思路展开教学:自读自悟;细读悟情;品读体会。 | |||
学习环节 | 导案 | 学案 | ||
一、自主学习 | 1.作者围绕桂花写了哪几件事?能用几个词概括出作者感到快乐的事吗?
2.为什么母亲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你体会到了什么?
| 1.生自由读文,边读边思考后汇报:赏花乐、闻花乐、摇花乐,泡茶、做糕饼乐 2 .小组讨论。 3.指名汇报,师生评议。指导朗读 | ||
二、合作探究 | 1.你怎么理解“可是母亲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 (1)这句话中有“可是”一词,你注意到了吗?从“可是”你体会到了什么?请你细细再读7自然段,看谁有新的发现!) (2)事实上真的像母亲说的那样,杭州的桂花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吗?请你浏览全文,找找理由,说说你的看法。 2.第六自然段这些句子里,哪个字突出地说明了桂花的香气呢?为什么? 3.看来,家乡的桂花的确比杭州的桂花香啊!还有不同的意见的吗? 4.你们读书时注意到了有关的词语,并且认真品味,很好!那么,看来,事实上桂花的香气是一样的,甚至杭州小山上的桂花因为多,更显得香气浓郁些。我们是用鼻子来分辩香气的,那母亲是用什么来分辩香气的呢? 小结:母亲这句相互的话,与“月是故乡明“如出一辙。母亲每年都闻着院子里桂花的香气,关注桂花收获桂花,体验着馈赠桂花的快乐,吃着桂花做的食品,喝着桂花茶……桂花,已充盈她生活的全部空间。家乡院子里的这棵桂花树,浸透了她的心血和汗水,是母亲生活乃至生命的一部分,还会有什么可以替代它呢?从中,我们不难看出,家乡在母亲心中的分量。 | 1.先找出含这句话的自然段读一读,再汇报。
2.指名说说自己的体会。(生读后,指名说) 3.生读后自由说,师相机指导(浸)
4.生继续谈体会
5.生汇报
| ||
三、展示交流 | 默读2──6自然段,看看桂花给作者的童年带来了哪些快乐?画出课文中的有关语句,边读边想象语句中所描绘的情景,再说一说此刻在脑海中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从画面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 学生交流后全班展示自己的感受 | ||
四、达标检测 | ②读了课文,我也想起了一些难忘的人和事,听到,我总会想起,还有 看到,我总会想起,还有 | 教师适时点拨启发 | ||
五、盘点收获 | 学了这篇课文,你的内心会产生怎样的感受呢? | 学生说自己感受 | ||
六、布置作业 | 在括号内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1)()不来台风,我们()可以收几大箩筐桂花。 (2)小时候,我()对什么花,()不懂得欣赏。 (3)桂花()开,母亲()开始担心了 (4)()桂花总是被风雨吹落,香味()比摇下来的差不多 | |||
七、板书设计 | 7 桂 爱桂花 花 摇桂花 雨 思桂花
| |||
八、教后反思 |
本节课准备充分,时间没有安排好,做练习时有些耽误时间,主要原因是我自身的情感熏陶不够,今后会在这方面多努力。 | |||
评论
还能输入140字
用户评论
经过核实,本空间由于存在敏感词或非法违规信息或不安全代码或被其他用户举报,
已被管理员(或客服)锁定。
本空间现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解锁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锁定人处理。
当前机构空间已被管理员(或客服)封锁。
目前机构空间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重新开放,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管理员(或客服)处理。